一直打电话威胁跟骚扰构成犯罪吗

更新时间:2018-09-12 06:52: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一直打电话威胁跟骚扰构成犯罪
7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常相坤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山东济南·电话-187-6611-8539
你好,固定证据(比如录音等),然后报警,一般属于治安案件,警方对其治安处罚。
2012-08-06 22:33:48
冉令涛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北石家庄·电话-139-3384-4800
固定证据(比如录音等),然后报警,一般属于治安案件,警方对其治安处罚。
2012-08-07 11:11:3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89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件,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l)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任何犯罪都必然要侵犯某一客体,不侵犯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例如,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权利。如果侵犯的不是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合同关系,就不构成犯罪。  (2)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等。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不当为而为的积极行为,即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如杀人。不作为是指当为而不为的消极行为,是指行为人有条件、有义务实施某些行为而不实施,以至于使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受到严重危害的行为,如玩忽职守。  (3)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第一,关于自然人,刑法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精神正常的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第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是指为牟取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者经单位集体讨论决定,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包括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刑法》对单位犯罪基本上实行两罚制,既处罚单位,比如判处罚金,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有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实行单罚制。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18-09-12 06:52:3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889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多次发送信息干扰他人生活,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但该行为不构成犯罪,可以依法追究治安行政责任。对于情人之间的分手,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公安机关在处理该类案件时,一般不会立案处罚,最多也就是调解解决。法律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16-10-30 08:25:04
杨国营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济南
固定证据(比如录音等),然后报警,一般属于治安案件,警方对其治安处罚
2012-08-07 22:37:47
法律快车律师团队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烟台
情形严重的构成犯罪。
2012-08-07 12:28:16
董毅智律师
服务地区-辽宁大连
你好,情形严重的构成犯罪。
2012-08-06 22:36:2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对人进行辱骂人格侮辱可以告他吗
对人进行辱骂人格侮辱可以告他吗
人格权是属于公民的特有的权利,人格权的类型有很多,是不能够随意侵犯的,如果说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的话,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那么对人进行辱骂人格侮辱可以告他吗?
人格权一般规定
人浏览
你好,建议报警处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多次威胁恐吓能构成犯罪吗
多次威胁恐吓能构成犯罪吗
行为人多次威胁恐吓他人若情节不严重,是不能构成犯罪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教唆他人自杀是故意杀人罪吗
教唆他人自杀是故意杀人罪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自杀倾向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有着一定的自杀倾向,在压力增大时,这种倾向就尤其明显,入所有人在一旁教唆,很容易真正实施自杀行为。那么
刑法
人浏览
多次威胁恐吓构成犯罪吗
多次威胁恐吓构成犯罪吗
恐吓罪,是指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恐吓他人,对他人的安全产生危险的犯罪行为。台湾刑法中妨害自由罪的一种。那么多次威胁恐吓构成犯罪吗?接下来法律快车
刑法
人浏览
发恐吓信息不构成犯罪。但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1项的规定,依法应给予治安行政处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短信恐吓威胁罪怎么判
短信恐吓威胁罪怎么判
短信恐吓威胁他人的行为本身还不会上升到犯罪,但若情节严重的将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其量刑标准如下,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
刑事辩护
次播放
打电话骚扰警察会管吗
打电话骚扰警察会管吗
被电话骚扰报警,警察一般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下面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打电话
刑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综合案情进行认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犯罪符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骚扰威胁恐吓罪,但并不代表这些行为就是合法的,对于恶意骚扰、威胁的一般以行政处罚进行教育,具体相关规定参见《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和《刑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这是属于治安案件,警察应当要受理并对案件做出处理;2、如果警察不作为,可以投诉警方的不作为,也可以打电话投诉,投诉电话:12389;3、网络投诉链接:4、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名称权有什么内容
名称权有什么内容
名称权的内容有:名称决定权、名称使用权、名称变更权、名称转让权。名称权是法人、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依法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名称的权利,是人格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
人浏览
一直打电话骚扰是犯法的。打骚扰电话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或侵权行为,行为人应承担法律后果,违反的治安管理处罚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特别授权是什么意思
特别授权是什么意思
特别授权代理的意思是代理人除享有一般授权代理的诉讼权利外,还可行使代为和解、上诉等涉及当事人实体利益的诉讼权利。与之相对的是一般授权。当事人的授权书中应当载明委
知识产权
人浏览
这种不算的,只要不是每天每时都这样就不是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业主维权,当事人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专利是知识产权吗
专利是知识产权吗
专利是知识产权。专利是指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也称专利技术。专利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并不等同于知识产权。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知识产权
人浏览
你好,需要看当地政策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计算机软件抄袭侵权适用哪些法律
计算机软件抄袭侵权适用哪些法律
计算机软件抄袭侵权适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是指没有得到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发表其软件作品的。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
人浏览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软件使用权算什么
软件使用权算什么
软件使用权是不改变软件著作权的财产本质,依法加以利用的权利。软件使用权由所有人行使,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软件所有权人有权将自己软件使用权转移给他人。
知识产权
人浏览
如何保护照片版权
如何保护照片版权
保护照片版权:照片所有人可以前往身份证所在地辖区的省版权局相关部门,对要进行保护照片采取作品版权登记,通过法律规定的合法有效途径,保护作品的版权。
知识产权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