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具体规定

更新时间:2024-07-03 06:53: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具体规定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31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民法总则规定胎儿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遗产继承权、接受赠与权。在其他情况下,没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
所谓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律依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十六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024-07-03 06:53:3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探析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探析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摘要: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我国现行民法不承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了胎儿的很多利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不利于胎儿出生
民事诉讼论文
人浏览
民法总则规定胎儿的权利有:胎儿在母体内一般不视为其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但是在涉及到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纯获利的,此时其在母体内未分娩也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总则规定胎儿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
民法总则规定胎儿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
1、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胎儿只有在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情形下,被视为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他情况下没有民事权利能力。2、胎儿
妇女儿童权益
人浏览
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出生,这是法律规定的一个原则。依这一原则,出生前的胎儿尚未成为法律上的人,那么自然就不应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吗?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
民事权利能力
人浏览
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
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
【案情】2008年初的一个早上,胡某驾驶出租车,为抢客源,胡某看周围无交警,便闯红灯飞速行使。车到一个菜市场的时候由于速度较快、刹车不及,撞倒了已有五个月身孕的
民事权利能力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民法总则规定胎儿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遗产继承权、接受赠与权。在其他情况下,没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著作权法全文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涉及到规范著作权的取得、使用、收益等行为,处罚侵权行为等内容。且立法目的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促进社会主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当理赔金额超出交强险保额时,会启动用商业险的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首先,如果是找游戏水平高出当前段位的玩家代练,代练账号将会被系统检测并处以封号,这个等待封禁时间过去就好。如果是代练使用了脚本外挂之类的非法第三方工具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