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受到侵犯隐私犯法吗

更新时间:2023-09-08 09:06:32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未成年人受到侵犯隐私犯法吗
5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孔沙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云南曲靖·电话-182-8869-9620
你好,任何人的隐私都不得侵犯,你有维权的权利
2023-09-04 11:17:59
张顺洪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云南曲靖·电话-152-8789-7497
你好,同样是犯法的,只是有的达不到刑事责任。
2023-09-08 09:06:3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745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侵权人进行治安处罚。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3-09-01 23:04:2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91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侵权人进行治安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3-09-01 23:04:13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56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
犯法。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经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们的日记、信件等。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3-09-01 23:04:0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行为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包括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
民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犯法。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什么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下列行为是侵犯隐私权的:1、非法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2、非法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
损害赔偿
人浏览
哪些行为构成侵犯隐私权
哪些行为构成侵犯隐私权
名誉,也就是俗称的名声。它是社会上对一个公民的起码评价,直接关系到这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尊严,关系到其他人对该公民的信赖程度,也关系到公民从事的各种活动能否顺利
刑法
人浏览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我们知道每个公民的隐私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那么,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根据你的陈述,涉嫌违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哪些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的范围
哪些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的范围
很多人因为法律意识的不足,无意之中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都不知道,严重的话是需要承担责任的。那么,哪些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的范围?廉租房的作用是什么?侵犯隐私权的赔
隐私权
人浏览
法律分析: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侵权人进行治安处罚。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犯个人隐私权是指侵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能会涉嫌强制猥亵罪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犯他人隐私是犯法的,但是情节不严重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侵犯他人隐私权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一般不会构成刑事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未成年人触犯刑法的,若其已满十四周岁,则犯特定种类罪是会坐牢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享有保护自己隐私不受他人知晓的权利。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咨询费用通常根据服务内容、复杂程度和时间来收费。从法律角度看,费用应合理透明,避免纠纷。若费用异常高或存在不透明收费,请及时咨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依据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定。若难以确定,可参考权利使用费。对故意且严重侵权,赔偿可增至原标准1-5倍。处理方式包括协商、法律途径等,需根据情况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农村丧葬费一般30个工作日内可以领取领取丧葬费补助金,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应自待遇领取人员死亡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理。村(社区)委员会、镇(办)社保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一般探监时,需要携带个人的身份证件。会见人需出具与被会见人关系证明和本人身份证。首次到监狱会见亲属、被监护人的,需带地方公安机关出具的会见人与被会见人关系证明和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养十来只家养的七彩山鸡**一般不需要**办理特种养殖证。七彩山鸡现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属家禽家畜。**法律分析**:根据《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二胎国家补助通常在生育后的二十个工作日内到账。从法律角度看,国家通过生育津贴等形式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提供生活费用补助。若超过规定时间未到账,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机构未能按照你们之间的约定时间提供服务,你确实有权要求退款或解除合同。这涉及到合同法的相关原则,特别是关于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的条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情况下,学校不能直接开除学籍。从法律角度讲,开除学籍是对学生的严厉处分,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若学校未遵循规定程序,擅自开除学籍,可能涉嫌违法。问题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