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父母之外的姓吗

更新时间:2023-09-05 10:58:5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可以改父母之外的姓吗
7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李英华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52-0141-0397
您好 可以。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成年人改名不需要经过父母同意,未成年人需要父母双方同意才能改名。
2023-08-31 09:39:44
孙童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36-8321-4553
可以。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成年人改名不需要经过父母同意,未成年人需要父母双方同意才能改名
2023-09-05 10:58:59
李淼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87-9016-9657
根据法律规定以及风俗习惯,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2023-08-31 09:18:5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74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关于孩子的姓氏可以更改。父母达成协议的,可以对孩子的姓氏进行更改,但是,只能将姓名改为父姓或者母姓,存在以下情形的,也可以将姓名更改为其他姓氏:
1、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2、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3、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第一千零一十六条 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2023-08-31 03:52:1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061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可以更改孩子的姓氏。父母双方协商更改孩子姓氏的,应当在父姓或者母姓中进行更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1、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2、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3、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因此,孩子的姓氏可以进行更改,但是,更改后的姓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第一千零一十六条 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2023-08-31 03:51:49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642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成年人可以改名和改姓氏,但是不能改父母姓氏以外的姓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2023-08-31 03:51:42
王锋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可以。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成年人改名不需要经过父母同意,未成年人需要父母双方同意才能改名。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但更改姓名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023-09-01 11:20: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要什么条件才可以改姓氏
要什么条件才可以改姓氏
具备以下条件可以改姓氏:1、因血缘关系在父姓或母姓之间变更的;2、因涉外婚姻关系变更姓氏的;3、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的;4、妇女原冠夫姓申请去掉夫姓;5、因父母离
继承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关于孩子的姓氏可以更改。父母达成协议的,可以对孩子的姓氏进行更改,但是,只能将姓名改为父姓或者母姓,存在以下情形的,也可以将姓名更改为其他姓氏:1、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要什么条件才可以改姓氏
要什么条件才可以改姓氏
具备以下条件可以改姓氏:1、因血缘关系在父姓或母姓之间变更的;2、因涉外婚姻关系变更姓氏的;3、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的;4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改姓氏需要什么手续
改姓氏需要什么手续
法律对变更姓名的手续规定是: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
继承法
人浏览
离婚后如何更改孩子姓氏
离婚后如何更改孩子姓氏
未成年子女需要在父母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改自己的姓氏,所以变更孩子姓氏的要先和对方协商,并需要书面同意的证明材料。如果孩子满10周岁,还需要争取孩子的意见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更改孩子的姓氏,需要孩子的父亲同意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如何更改孩子姓氏
离婚后如何更改孩子姓氏
未成年子女需要在父母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改自己的姓氏,所以变更孩子姓氏的要先和对方协商,并需要书面同意的证明材料。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父母离婚了孩子可以改姓,但是需要亲生父母协议一致达成合意。离婚后一方想给孩子改姓,没有经过对方允许的话,抚养孩子一方不能擅自更改,即使改了,另一方也可以进行起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改名字。公民改名需要持相关证件到有关部门办理。成年人改名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是本人要表达改名的意愿,第二是理由要充分,第三是本人要承诺改名后引起的民事和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孩子改姓的规定如下: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也可以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离婚了孩子可以改姓,孩子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父母离婚的,离婚后孩子跟直接抚养方生活的有权变更孩子的名字,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父母双方离婚的,孩子的户口能够迁回母亲的户口所在地的。且一般需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迁户手续。若双方无法就子女户籍迁移达成协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去社保中心详细询问一下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办理退休时,根据原劳动部的文件,以其中最先记录在档案上的出生日期为准。关于职工退休时,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电话通话内容不可以调取出来。只有在公安部门才能调查通话记录内容。但是也得必须是触犯有关法律的情况下。为了及时破案,才采取这种措施。否则其他单位以及个人是没有权利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二审判决以缴纳社会保险费关乎职工、单位和社会三方的利益,不能通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定进行变更或放弃为由,认定王军的承诺书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跟具体情况确定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合实际情况和学校沟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