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之前交的社保能不能拿出来

更新时间:2023-06-09 16:18: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最近准备出国了,请问之前交的社保能不能拿出来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665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如果社保交了几年后不交,一般是不可以提前直接拿出来的。当事人只可以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依法申领养老金等社保待遇,但是不能直接取出来使用,除非参保人员具有死亡或者出国定居等情形。法律依据:如果社保交了几年后不交,一般是不可以提前直接拿出来的。当事人只可以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依法申领养老金等社保待遇,但是不能直接取出来使用,除非参保人员具有死亡或者出国定居等情形。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2023-06-09 16:18:06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72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法律分析:自己是可以交社保的,办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本市户籍人员:参保人携带身份证、社保卡、户口簿到到原单位参保社保经办机构或户籍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接续参保。2、具有居住证的外地户籍人员:参保人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居住证等资料到原单位参保社保经办机构或居住证登记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接续参保。3、未办理居住证的外地户籍人员:参保人员携带身份证、社保卡、银行账号到原单位参保社保经办机构接续参保手续。社保就是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五个险种,是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给职工缴纳的一种强制性保险,它是一种民生保险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险能为在岗职工提供最基础的保险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023-06-09 16:17:0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47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以前交的社保不可以取出来。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是一种再分配制度,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2023-06-09 16:16:0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交社保按照劳动法如何补偿
未交社保按照劳动法如何补偿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确定劳动关系之后,用人单位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给劳动者缴纳社保的,那么未交社保按照劳动法如何补偿、未交社保追诉期是多久、未缴纳社保证明
社会保障
人浏览
社保可以提取出来,但是要满足以下条件:1、达到退休年龄,未满足缴费15年的条件(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给付)。2、参保人因故死亡。3、参保人出国定居。4、退休后死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交社保有带薪产假吗
不交社保有带薪产假吗
即使不交社保也有带薪产假,产假是法定权益,无论职工是否交社保都应该享有。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
劳动法
人浏览
未缴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须担责
未缴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须担责
案例回放:黄某于2010年3月1日进入厦门某工贸有限公司,从事注塑班长职务,并签订期限2年的劳动合同(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8日)。2010年5月
社会保险案例
人浏览
没有社保怎么赔偿工伤
没有社保怎么赔偿工伤
在工作中,有些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为员工购买社保时有发生。那么没有社保怎么赔偿工伤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没有社保怎么赔偿工伤:1、可以自己去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赔偿
人浏览
法律分析:辞职后社保一般不可以取出来。办理个人社保清理结算是可以取出来,但是仅限于个人所交的那部分,社保是可以累积缴纳年限的,现在也可以异地流转,如无必要,还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不买社保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公司不买社保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公司不买社保有下列法律后果:被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公司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至三倍的罚款,对其
劳动法
人浏览
社保卡里的钱一般不可以取出来。若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个人账户余额,继承份额依继承人的约定。持继承之外,社保的钱是不可以提前支出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卡里边的钱一般不能直接提取,也不能提前支取。如果个人符合领取社保待遇的条件,可以依法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但是社保卡里面的钱不能直接取出来用。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里面的钱在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可以取出来,例如当事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是个人账户中的钱一般是不可以提前取出来的,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麻烦情况再说具一点!依据您描述的内容我们还无法给您准确意见。感谢感谢!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除非到退休年龄,否则不能。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社保卡里边的钱一般不能直接提取,也不能提前支取。如果个人符合领取社保待遇的条件,可以依法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但是社保卡里面的钱不能直接取出来用。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深圳积分入户条件一共分为两种,第一个是以社保、居住年限为积分内容的纯积分入户,第二种是以学历、缴税数额为积分内容的在职人才积分入户。深圳积分入户条件一共分为两种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流动人口证指的是不在常住地到异地去所在异地派出所应该办理的证件。流动人口证申办条件:⑴办理人户口必须是本市范围之内18周岁以上育龄妇女。流动人口证办理所需材料: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如果是因为社保引起其他问题,则仲裁委会受理。比如说因为单位没有购买社保而辞职,这个时候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的,这个时候你申请经济补偿仲裁委就会受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深圳社保转移办理流程:新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社保关系转移;新参保地地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同意后向原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原社保关系所在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