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取服装费,后又被辞退,并说要过两个月才能退服装费,是否违法?

更新时间:2022-11-15 22:37:14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公司收取服装费,后又被辞退,并说要过两个月才能退服装费,是否违法?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505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劳动者辞职时如果单位要收服装费的,劳动者可以拒绝。用人单位不得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否则要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11-15 22:37:1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206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好,可诉讼解决
2022-06-22 21:09:5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
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
在房屋租赁中,大多数时候房东会要求交押金。有的房客就会疑惑,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浏览。
房地产法
人浏览
辞职后单位有权向我收取培训费吗
辞职后单位有权向我收取培训费吗
在劳动者辞职后,单位无权向劳动者收取培训费,除非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且在这期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了培训,则此
劳动法
人浏览
单位收取工装费合法吗
单位收取工装费合法吗
很多公司都会要求员工穿着工装上班,那么单位收取工装费合法吗?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工程纠纷
人浏览
取保候审保证金要交多少?
取保候审保证金要交多少?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指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时,责令犯罪嫌疑人为保证其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的现金
刑法
人浏览
一般是可以这样约定的,但应弄清楚服装费包含什么内容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
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
租房时并不是一定要交押金。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是否决定交纳押金。根据《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
房地产
次播放
没有过试用期,要支付培训费是否合理?
没有过试用期,要支付培训费是否合理?
培训费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培训部门所需要的全部开支。将这些费用将用于组织内部的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人浏览
一、房屋租期未满房东不退押金怎么办看押金的性质,如果是物品保全可以要回,如果约定是违约金则要不回。对于租金,可以双方协商解决,可能会扣点。以后退房提前一个月书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用人单位有正当理由拖欠工资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适当给予延长时间,一旦超过一定时间可以几时采取措施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你好,协议是如何约定的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主张补偿和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作未满六个月被辞退,可获得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同时若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业人员在试用期劝退是否要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如果从业人员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而劝退的,则用人单位不用赔偿;2、如果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辞退补偿金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符合法定情形时,单位需支付补偿金,具体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比例计算。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违法解雇,需承担法律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公司辞退要在准备好相关证据之后去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如果查实公司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辞退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使用企业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没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会被处以这个双倍工资的处罚。然后,你辞退员工的话,要有正当理由,否则也要支付补偿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方便说一下具体情况吗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职工人因病去世的补偿是:1、丧葬补助费,按其死亡时上年度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的四个月发放;2、一次性抚恤金,按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进行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被辞退不给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者协商解决。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