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两个月,我怀孕四个月了,但是发现男方在网上找小姐,离婚的话用退还彩礼吗?

更新时间:2021-11-11 22:46:28人浏览
问题描述:
您好,结婚两个月,我怀孕四个月了,但是发现男方在网上找小姐,并且和前女友纠缠不清。离婚的话用退还彩礼吗?
9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张丽珍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36-9918-9272
你好!“彩礼”并非规范的法律用语,因此,被诉到法院的彩礼纠纷,都被划入到“婚约财产纠纷”中。彩礼纠纷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退还或者返还上。按照长期来形成的习惯,彩礼一旦送出,双方不得反悔。如果女方反悔,彩礼必须无条件退还;如果男方反悔,则女方可予以拒绝。 从表面上看,彩礼是男方赠送给女方的。所谓赠送是自愿的,所以在法律上是不能要求返还。但彩礼与一般的赠予行为不同,它实际上是以双方结婚作为附加条件的。根据这一现实情况,法律规定了三种可以要求返还彩礼的情况: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意思就是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的,这是对于彩礼的原则性规定,大前提就是没有缔结婚姻,且已经给付了彩礼钱的情况。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这种情况是男女双方已经履行了结婚的必经法定程序,符合合法的婚姻关系,但是双方并没有真正的生活在一起的情况。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彩礼钱是结婚前所给予对方的财物,一般数目也比较大,此种情况是指在给付给对方彩礼钱后,导致了给付方无法生活的情况。 二、彩礼的范围界定 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司法解释对彩礼的范围也无法作出明确的规定,由此给审判造成一定的难度。因为只有准确界定彩礼的范围,才能维护好男女双方的利益。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共同花费的问题。比方,一方收到彩礼后,往往会拿出部分彩礼用于共同花销,比如有的为举办婚礼而共同宴请宾客,有的用于共同学习某项技术,有的共同外出旅行,也有的纯粹共同用于朋友间的吃喝玩乐等,那么这些费用一般在计算返还数额时会予以扣除。 第二是关于相互赠予财物的问题。恋爱中,男女双方为了表达心意,通常都会赠予对方定情物、信物等,可以说,这些物品,有的是为了结婚而赠予的,有的是一方自愿赠予另一方,与结婚目的无关。在小丁和小雨的案例中,那些高档手表、电脑等物被认定为男方小丁的自愿赠予,所以法庭判决时就不作为彩礼来定,而20万元和车辆则是为了结婚而赠予的,应认定为彩礼,需要返还。 第三是关于亲人赠予财物的问题。一般来讲,对于新人,双方的亲属都会有一定物品或现金的馈赠,对于这部分财产,如果明确是特定给个人的财物,当然应按个人财产来处理,而如果是赠予两个人的,就存在共有分割的问题,所以,恋爱过程中男女之间的钱物给付,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彩礼还是赠予,只有彩礼,才存在可能返还的问题,如果是赠予,则不存在返还。
2021-11-11 22:46:28
泰仁律所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电话-191-3628-7391
可以起诉男方要求离婚处理的
2021-11-04 18:03:57
胡素卫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没领证不存在离婚的说法。彩礼返还考虑到怀孕等因素根据情况酌情退还。
2021-11-05 15:55:41
王立军律师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
根据您的描述,已经共同生活,已经领证,没有导致男方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离婚不需要退彩礼
2021-11-05 13:01:14
江成天津律所律师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
您好,根据您所叙述的情形,提供以下法律意见: (1)与对方协议离婚,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达成协议 (2)如协商不成或不能,可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
2021-11-04 21:59:12
魏炜律师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
已经登记结婚的话是不用退还彩礼的。
2021-11-04 19:03:35
郑华律师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
002 你好 你这边有证据吗
2021-11-04 17:48:28
卢彦民律师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
有退的可能。具体什么情况?请您详细描述。
2021-11-04 17:34:30
张艳律师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
z您好,您的情况可以不用退还
2021-11-04 17:23:0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怀孕七个月可以离婚吗
怀孕七个月可以离婚吗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那么,怀孕七个月可以离婚吗?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相关内容,希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给付彩礼后,若双方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在离婚的前提下,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彩礼的,另一方应当予以返还。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婚不到一个月离婚女方退彩礼吗?
结婚不到一个月离婚女方退彩礼吗?
结婚不到一个月离婚的情况下,若双方协议一致,或存在法定返还情形,男方要求返还的,女方应当退彩礼。可以要求退还彩礼的情形是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结婚三个月离婚彩礼钱用退吗
结婚三个月离婚彩礼钱用退吗
结婚三个月离婚彩礼钱是否退需要看是否符合彩礼钱退还的条件,法律规定,以下情形需要返还彩礼:(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结婚两个月离婚彩礼返还多少
结婚两个月离婚彩礼返还多少
离婚后彩礼不一定都会返还,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可以返还彩礼。根据规定,彩礼返还的条件包括:(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婚半年离婚彩礼返还吗?
结婚半年离婚彩礼返还吗?
结婚半年离婚的,满足如下情形彩礼应当返还:1、领证后,并没有在一起共同生活的;2、彩礼支付人因支付彩礼,导致其后续生活困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结婚两年后离婚彩礼退不退回
结婚两年后离婚彩礼退不退回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旧时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在
婚姻家庭
人浏览
领结婚证,并共同生活并有了孩子,不是法定退还彩礼的理由,离婚以后,孩子抚养权如果是女方抚养,男方需支付抚养费。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是以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我国《婚姻法》中相关规定表明有三种情形可以请求返还: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是双方办理结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如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但未共同生活的,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已经登记领证共同生活的,不用退还彩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或缔结婚姻关系后未共同生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给付彩礼后,如果已经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的分配:北京夫妻双方离婚,财产分割可以由双方共同商议。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起诉,法院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分割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一般会平均分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家暴报警,可以协议或起诉离婚
全部1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服刑期间,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离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没有继续维持的可能,经法院调解,坚持离婚,法院按照相关法律,应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男方在婚前给了彩礼,但双方已经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男方通常不能要求返还彩礼。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的规定,只有双方未办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离婚时财产分割,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未果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依法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彩礼钱可以要回。根据法律规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你有权要求返还彩礼。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要回彩礼钱。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财产损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不需要人事档案。领取结婚证需要的证件是本人和对方无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的声明;男女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本人无配偶的签字声明以及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在没有结婚证的情况下,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彩礼返还的相关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如果双方未领取结婚证,支付人可以依法主张返还彩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到处宣传他人出轨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对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出轨的,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自然构成侵权。直接影响个人名誉。受害人可以要求对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当事人请求退还彩礼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属于法定情形的应该予以退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不会显示离婚。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主动通知民政部门,双方是否被判决离婚。更改民政局的婚姻状况,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有关证件,前往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公安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具体当地政策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