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幼儿园不吃醋,有一瓶白醋过期两个月,我们幼儿园应该授到什么样的处罚

更新时间:2021-06-03 09:45:13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们幼儿园不吃醋,是自己家中食用的,由于两位厨师不细心,有一瓶白醋过期两个月,我们幼儿园应该授到什么样的处罚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张玉柱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河南开封·电话-173-5250-4528
你好,我是开封张律师。该幼儿园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并涉嫌犯罪。
2021-06-03 09:45:1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幼儿园老师虐打不吃饭男童会怎么处罚
幼儿园老师虐打不吃饭男童会怎么处罚
我国法律规定只要孩子满了四周岁就可以上幼儿园了,上幼儿园会就担心孩子会不会被老师虐打,毕竟幼儿园老师虐儿童的情况屡见不鲜,近日,又有幼儿老师虐打孩子在网上被爆出
虐待儿童
人浏览
健康证过期处罚依据是什么
健康证过期处罚依据是什么
健康证过期处罚依据是根据《食品安全法》,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证过期未重新申办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劳动法
人浏览
地下作坊屋主诡辩:熬出六百多瓶中药自己喝?
地下作坊屋主诡辩:熬出六百多瓶中药自己喝?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昨查违规,情况触目惊心,一个地下作坊的屋主竟诡辩本报讯记者陆志霖、实习生陈俊伟、通讯员陈淑华摄影报道:昨天,广州市药监部门共出动执法人
食品污染
人浏览
面包过期1个月不变质 皇家美孚:不含有防腐剂
面包过期1个月不变质 皇家美孚:不含有防腐剂
3月28日上午,李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反映了一桩奇事,2月20日我在皇家美孚买了一袋切片面包,事后忘记吃了,结果今天拿出来一看,面包还是好好的,完全没有变质,厂家
食品安全案例
人浏览
投诉幼儿园的具体措施如下:幼儿园按照正常的归属管理,应属于当地教育部门;家长可以按正常途径向院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如果教师存在故意虐待儿童现象,在取得足够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牌过期上路有什么处罚?
临时牌过期上路有什么处罚?
临时牌过期上路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临时车牌过期应当及时续牌,并且等正式车牌发放之后安装正式车牌,如果临时
交通事故
人浏览
曝幼儿园针扎幼儿虐待怎么处罚
曝幼儿园针扎幼儿虐待怎么处罚
近日,甘肃武威的王先生向中国之声反映,他三岁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被老师用缝衣针扎了至少两次。事后,涉事园方不但没有认错的意思,反而辩称这都是孩子看电视看出了幻觉。
刑法
人浏览
一方婚前全额出资购房,婚后才取得房产证的,不能简单的认为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婚前出资购房时,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房产证只是对购买方对房子产权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幼儿园有过错的话,进行适当赔偿,没有过错不赔偿。至于家长说要什么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等,没有法律依据。如果家长方要打官司,幼儿园方绝对不会承担像孩子家长那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实习期间的工资,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不得低于同岗位、同工种工资的80%,但现实中起码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按劳动法支付加班费,劳保和其它福利,以下供参考,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法律条文: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针对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根据《食品安全法》,通常会被处以罚款。罚款的金额会根据食品的货值大小来定,最低为二千元。对于4元过期食品,罚款金额可能从二千元起步,若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协商沟通处理为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销售过期食品获利一元的处罚,具体情况会因地区、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销售过期食品是违法行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现在是什么情况,遇到什么法律问题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按照物品价值的10倍进行赔偿,如果低于1000元,按照1000元赔偿!并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