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在公司上班,交社保一个月,公司单方面和我解除合同,我没办离职手续,社保也停了

更新时间:2020-11-05 04:24:53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六月份在公司上班,交社保一个月,现在检查出职业禁忌,公司单方面和我解除合同,我没办离职手续,社保也停了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492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劳动者如果出现自动离职,那么劳动局、社保局都没有劳动者工作信息,不能延续社保年限,要重新办理社保手续。劳动者可以去社保局咨询。
2020-11-05 04:24:5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219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单位一直不交社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包含试用期》都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五险。如果用人单位用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予缴纳,劳动者可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以及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实名制投诉登记。首先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缴五险。
2020-11-05 03:05:3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556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补办社保问题可依法向社保机构申诉。如果是员工自己离职或辞职,则无法要求经济补偿。但如果公司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社保或拖欠克扣工资,则公司存在法定过错,自己不要主动辞职,可依法委托律师指导下被迫要求解除劳动关系、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年终奖金、经济补偿金和其他损失等。
2020-11-05 02:32:1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针对未签劳动合同且工作未满一个月的情境,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单位协商尽快补签劳动合同;二是如若单位不配合,保留工作证据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三是咨询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社保是强制险,公司必须要为员工购买,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给你交社保,若公司没有买社保或没有按实际工工资交社保,员工可以向社保局要求公司补交过去15个月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原单位协商补缴、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举报。选择方式时,应首先尝试与原单位沟通,若沟通无果或无法联系到原单位,则可选择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对于退职人员在门卫岗位工作期间突发脑出血导致瘫痪的情况,您可以考虑申请工伤赔偿。具体步骤包括:1.立即向单位报告并寻求及时医疗救治;2.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如医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社保问题去社保局投诉,或者你去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在工地项目上代签单位监理的名字后是否承担法律责任,主要取决于您的代签行为是否得到了单位监理的授权。如果得到了授权,责任主要由单位监理承担;如果未经授权,您可能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您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清楚,这个不是法律问题。去问税务部门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