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信用卡逾期,暂时无力偿还。请问根据两高最新的司法解释,是否会构成恶意透支?

更新时间:2019-10-04 19:20:2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本人信用卡逾期,本金不足五万,暂时无力偿还。银行方面说要去报警,请问根据两高最新的司法解释,数额较大的标准,我是否会构成恶意透支?银行报案派出所会受理并立案吗?
6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律师团队律师
服务地区-湖北武汉
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019-02-28 09:54:54
经济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985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2019-10-04 19:20:2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55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等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所谓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发卡行帐户上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发卡协议或者经银行批准,允许其有一定额度或者超过现有资金额度支取现金或者持卡消费的行为。透支实质上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短期信贷,仅凭个人信用,不需要实物担保,透支功能也是信用卡区别于其它金融凭证的最明显特征。信用卡是建立在持卡人良好的资信基础之上,不需要实物担保的信贷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根据使用人主观方面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透支分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  恶意透支可分为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恶意透支。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或是拖延时间较短或是经催收又迅速还款的行为,由于其社会危害性较小,不构成犯罪。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按照行为类型,又可分为超限额的犯罪性恶意透支和超期限的犯罪性恶意透支。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恶意透支相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均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达到了犯罪程度,实践中以是否达到了司法解释的数额为标准,以催收后拖延时间为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此解释,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2019-07-09 19:50:4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234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一般信用卡逾期九十日即可进入司法程序,进行立案,追诉期为两年。
信用卡还不上会产生的后果(催款步骤):
① 发卡行会依法催收到期信用卡贷款,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抵押或质押合同)的约定,发卡行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信用人使用人的银行存款,以及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
② 判决下来后,会依法强制执行(扣划存款,拍卖抵质押物等)财产以清偿银行的贷款损失。
具体包括:欠款本金,欠款利息,逾期利息和罚息,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诉讼费用,处置抵押(质押物)物变现时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③ 信用会受到影响,如果是以公司为借款人,贵公司在全国银行信贷咨询系统中会被记录在案,个人名义的信用卡透支也会在全国个人征信咨询系统中被记录逾期贷款。
④ 如不是恶意的拖欠银行贷款,而且有能力支付正常信用卡透支的利息,建议先向信用卡中心先申请还款缓期,说明还款意愿和暂时还不上信用卡欠款的事实和以后还款的计划,一般情况下银行会予以宽限。
2019-04-23 08:16:46
易磊律师
服务地区-湖北武汉
你好建议及时还款
2019-02-25 14:09:18
余婧怡律师
服务地区-湖北武汉
你好,这个一般不会。
2019-02-25 13:54:4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恶意透支信用卡
恶意透支信用卡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信用卡属于信用卡诈骗罪,可能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您好,最好找朋友借,先把钱还上,如果这个问题没处理好户影响你的信誉问题,后面导致一大堆的问题, 未来5-10年你无法使用各种品台的金融系统 你无法分期房贷,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信用卡诈骗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信用卡诈骗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
刑事辩护
次播放
透支信用卡无法按期偿还,达到多少钱会坐牢?
透支信用卡无法按期偿还,达到多少钱会坐牢?
有些人觉得透支信用卡无法按期偿还没什么要紧的,但实际上,透支信用卡后,若无能力按期偿还,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若构成在还款期限...
信用卡诈骗罪
人浏览
两高关于恶意透支信用卡司法解释
两高关于恶意透支信用卡司法解释
两高关于恶意透支信用卡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恶意透支信用卡的情节严重情形和情节特别严重情形,此外还规定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
信用卡诈骗罪
人浏览
作为信用卡持卡人,一旦因为失业、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无力按时还款时,在最后还款期到来之前,持卡人最好跟银行信用卡中心主动联系,陈述自己的经济状况,申明自己并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到期未还逾期利息咋算
借款到期未还逾期利息咋算
借款到期未还逾期利息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计算逾期利息,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以不超过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两高司法解释:信用卡恶意透支将追究刑责
两高司法解释:信用卡恶意透支将追究刑责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8条,自12月16日起施
消费关注站
人浏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只要欠了钱,银行都有可能会起诉,这由银行自行决定;2、如果欠款的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19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呀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呀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三年。该诉讼时效一般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进行工程债务诉讼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可以联系债权人协商分期付款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是遗产债务
什么是遗产债务
遗产债务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还没有清偿的税款、债务。主要包括:1、被继承人生前依照我国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费;2、被继承人因合同之债所欠下的债务;3、被继承人因侵
债权债务
人浏览
目前银行已经具备移送公安机关的条件了,只要在催收几次就可能会被移送。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以不当得利提起诉讼要求返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吗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吗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种类之债是指,以不特定而可特定的物为标的的债。买卖、消费借贷等合同大多以不特定物为标的物,如合同中约定由债务人向债权人交付某品牌、规格的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建议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债务的范围与认定标准有哪些
遗产债务的范围与认定标准有哪些
遗产债务是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应当偿还的债务。以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以不偿还。具体如下:1、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等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有相关的聊天记录吗?转账记录加聊天记录就可以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吗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吗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但被撤销后自始无效。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影响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债权债务
人浏览
这是需要请问客服确定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去世后债务需要妻子和子女承担吗
去世后债务需要妻子和子女承担吗
去世后,继承了遗产的妻子和子女需要承担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生存的另一方应当偿还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继承人在继承遗产之前,应当在遗产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你好!不可能无缘无故给你拨款,如果是的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可能无缘无故给你拨款,如果是的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要看相互宝的理赔条款,建议你咨询里面的客服。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建议问一下对方是怎么回事?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