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一案,已经起诉法院,法院受理立案了。要求要被告的身份证,我原告没有身份证,怎么写申请呢?

更新时间:2018-08-18 18:56: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民间借贷一案,已经起诉法院,法院受理立案了。要求要被告的身份证,我原告没有身份证,想起法院调查,怎么写申请呢?麻烦律师们告知,非常感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朱正洪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苏南京·电话-187-0517-3692
告知老家住址申请调取;
2018-08-16 22:55:54
在哪里申请呢?是法院吗?
追问 2018-08-17 09:09:4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412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1、对于民间借贷案件,法院受理后,并不代表一定能胜诉。是否能胜诉(获得法院判决支持),需要有证据证明借贷事实及借款人未归还的事实。
2、出借人无证据证明已经实际提供借款的;或者虽提供证据证明已经提供借款,但借款人有证据证明已经偿还借款的,法院对出借人的诉讼请求将不予支持,出借人将败诉。
3、只有出借人有证据证明有借款事实,且借款逾期未还款的情况下,法院才会判决支持出借人的诉讼请求。
2018-08-18 18:56:3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38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贷则是一种间接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法院应当在确定的开庭时间的三天前向原告和被告发出传票,告知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2018-08-18 02:51:25
民事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549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第一、我国合同法第206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应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只需返还本金,无需返还利息。但是,这并不代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返还利息,根据《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借款合同到期后,原告主张权利之日起,被告应负偿还借款及利息之义务。”nn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规定:n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n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nn第二、合同法第207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可见,逾期付款利息系法定孳息,只要付款逾期,该项利息即依法产生,不以当事人是否约定为转移,即使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守约方仍有权主张,法律对此予以充分保护。这是因为,损失赔偿不是必然要约定的,如合同中未约定损失赔偿,但违约方给守约方造成损失的,仍应当赔偿。对于金钱给付义务中,因迟延支付,最直接也最易被预见的应当就是利息损失,即该笔款项被占用后,债权人无法进行存款获取利息收入等增值行为,或债权人因急用该笔资金未得而不得不向第三人借款而必须支付利息。因此,无论当事人在合同中是否约定了违约赔偿方式,只要一方当事人违约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对方当事人就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逾期收款的利息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债务人除需继续履行合同即支付款项外,还需赔偿逾期付款期间相关款项的利息损失。nn综上所述,借款合同已实际履行,但没有按双方约定在还款期限内付清借款,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故债权人要求其给付逾期付款利息在起诉后法院是予以支持的。
2018-08-18 01:22:2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民间借贷法院判决后,对方还是不还款怎么办?
民间借贷法院判决后,对方还是不还款怎么办?
民间借贷中想要追回欠款,最强硬的合法手段就是起诉。但也有些人说,起诉是没用的,因为法院判决书下来债务人不执行也是一纸...
债权债务常识
人浏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同时,法院是否判决双方离婚要根据起诉方的起诉理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间借贷法院多久会强制执行
民间借贷法院多久会强制执行
民间借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由当事人进行申请,即当事人申请了,法院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民间借贷案件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多长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一审中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因如何处理?
一审中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因如何处理?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原告
人浏览
民间借贷被告如何应诉
民间借贷被告如何应诉
民间借贷是一种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活动,一旦被起诉,被告人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应对,如果有相应的抗辩理由,也最好请专业的律师把关,维护自身的最大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我国法律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对于不执行法院判决书偿还债务的,债权人可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原告怎么去法院起诉离婚
原告怎么去法院起诉离婚
原告如果确定自己与对方感情确已破裂,不能再共同生活下去,且与对方无法协议离婚,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
离婚
人浏览
民间借贷法院起诉的流程
民间借贷法院起诉的流程
民间借贷是一种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活动,主要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相互之间,以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为标的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到法院起诉时,对借条没有任何要求,就是没有借条,债务人照样可以起诉,借条是最重要的证据。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的时效是:借条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期后的第二天起,开始计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不受理诉讼离婚的情形。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去法院向办案法官了解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的分配:北京夫妻双方离婚,财产分割可以由双方共同商议。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起诉,法院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分割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一般会平均分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服刑期间,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离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没有继续维持的可能,经法院调解,坚持离婚,法院按照相关法律,应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子女要赡养父母,即使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因为赡养关系与抚养关系的主体虽然一致,但是互为独立的法律关系。即父母是否履行抚养义务,并不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是赡养关系。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离婚时财产分割,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未果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依法
婚姻家庭
人浏览
骗婚取得的婚姻一般是有效的。按有特殊情况的除外。例如骗婚涉及到有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情形之一,应当认定婚姻无效,婚前隐瞒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不需要人事档案。领取结婚证需要的证件是本人和对方无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的声明;男女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本人无配偶的签字声明以及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婚后一方父母给买的车,如果没有明确规定该车只给予自己的子女的,则该车是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均享有所有权,在离婚时均可以要求进行分割;但是一旦父母指定该车仅赠与自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到处宣传他人出轨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对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出轨的,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自然构成侵权。直接影响个人名誉。受害人可以要求对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孩子四岁离婚的,对于孩子的抚养问题,可以由父母协商,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不会显示离婚。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主动通知民政部门,双方是否被判决离婚。更改民政局的婚姻状况,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有关证件,前往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公安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考虑签署婚前协议,明确约定房产权属、比例;通常较难公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咨询离婚的一些问题--描述分析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是什么纠纷?需要了解一下情况。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双方签一份协议,然后去公证处公证。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