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金融公司的员工,公司可能会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担刑事责任吗?

更新时间:2019-08-29 13:43: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我是一家金融公司的员工,公司可能会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甚至存在集资诈骗行为,作为一名二级子公司的中层员工(后勤部门负责人,主要工作是组织公司员工活动,培训,营业执照办理,不涉及销售业务),期间被公司总经理挂了一单业绩5万元(我本人未与客户联系,也没有拿到过提层),我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51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1项规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  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社会上以存款的形式公开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这里的“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数人或者是特定人,如仅限于单位内部人等,不能认为是公众存款。
2019-08-29 13:43:3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98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一般来说,构成非法吸收存款罪的需要从以下几个要件进行确定:   1.行为主体   这个行为主体是按照一般的犯罪主体确定的,即为一般主体,只要公民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行为   行为人实施的是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   3.行为对象   按照规定,成立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公众存款。所以,总的来说,这种犯罪指向的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群体只是少数人或者是特定的,就不能认为是公众存款。   4.行为结果   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结果必须是扰乱到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2016-07-23 12:46:3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46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内容。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从造成的后果来看,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归还,造成投资人重大经济损失,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则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应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4、从案发后的归还能力看,如果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则具有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发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没有实际归还,则具有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
2016-05-12 23:35:2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犯罪怎么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犯罪怎么认定?
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案件层出不穷,这已成为社会热门问题。那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犯罪怎么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量刑
单位犯罪
人浏览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会量刑吗
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会量刑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公司为了谋求自身最大的利益,往往会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发展自己,这个筹集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可能性不合法。那么对于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
刑事诉讼知识
人浏览
可以请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帮助。县(包括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劳动保障局,下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履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该《条例》第十条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非法融资员工要担责吗
公司非法融资员工要担责吗
公司老板非法集资,员工如果没有参与犯罪行为,则员工不犯法,不会追究员工的刑事责任。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
公司企业
人浏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非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核心内容: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有的不法分子为了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违法国家法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损害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是怎样规定的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人浏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一)对因受存款方的勒索而非法吸收存款者的定性与处理实践中,有的存款大户头常常以搬走存款要挟其入款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要求其尽快提高自己所存款项的存款利率;或者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人浏览
刑事拘留,最长37天,之后看证据情况,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能逮捕继续侦查羁押,一般要五个月左右有法院的判决。现在,可以委托刑事辩护律师介入案件,展开到看守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探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探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行为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一)本罪概述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本罪,1995年6月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人浏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是暴力性犯罪,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批准。《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行医罪的认定
非法行医罪的认定
客体要件: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客观要件: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必须
医疗纠纷
人浏览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会被判几年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会被判几年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
刑事辩护
人浏览
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内容。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法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罚
刑法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
刑事辩护
次播放
本案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当事人是否有犯罪事实,及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成立,量刑要考虑犯罪动机、社会危害性、是否有从轻或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