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工资情况是人之常情,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然而却有不少公司禁止员工私下交流工资构成、奖金绩效、福利待遇等,认为这样会对公司管理员工造成不利影响,一经发现员工存在上述行为,轻则罚款记过,重则直接辞退。公司以此为由辞退员工是否合法呢?被辞退的员工是否可以主张赔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一、法律未明确规定禁止员工之间交流薪资待遇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并未禁止员工之间交流薪资待遇,《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显然,其中也并不包括员工私下交流薪资待遇的行为。

二、公司可以在管理规定中载明禁止私下交流薪资待遇。

虽然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是许多公司会在管理规定、规章制度中规定“禁止员工之间交流薪资待遇”或“禁止私下询问他人薪资”等内容,称这种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然后据此规定来辞退员工,这样是否可行呢?

按照法律规定,公司在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除此之外,公司还应当对上述规章制度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在实践中一般需要员工签字表示知悉、认可。

因此,如果公司发布的管理规定经过了上述严格的法定程序,那么当员工违反该规章制度后,公司可以依据该规章制度合法辞退员工,且一般无需支付任何赔偿。但是,如果公司虽然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管理规定,但是却没有经过上述法定流程,或者未告知员工,那么即使员工违反规定私下询问了他人薪资,公司也无法依据该规章制度来主张合法解除,事实上依然属于违法辞退,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您的权益,我的责任。若您后续需要法律服务的话,可以联系吴中律师。